智能艾灸:打破传统艾灸限制

#行业动态 · 2025-03-13

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,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"火疗"。春秋战国《黄帝内经》明确记载"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",是最早形成的艾灸理论体系。唐宋时期,艾灸被纳入官修医典《千金要方》,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系统阐释艾草的药理作用。在数千年的发展中,艾灸始终以"温经通络、祛寒除湿"为核心价值,成为中医"治未病"理念的重要实践体。

A32-1.jpg

传统艾灸的局限性剖析

尽管艾灸疗效显著,但面对传统艾灸所面临三重困境,很多人依旧望而却步:

  1. 人工依赖性强:传统艾灸理疗对技师的职业水平要求极高,通过手持艾条定点施灸,单次治疗就需配备1-2名持证人员

  2. 时间效率低下:单次艾灸的标准疗程通常需持续1-2小时,与现代都市人群"碎片化健康管理"理疗相成矛盾,难以吸引年轻群体青睐

  3. 效果稳定性不足:受操作者经验、艾条燃烧均匀度、艾灸时长等因素影响,传统艾灸温度容易产生拨动±15℃,从而导致顾客疗效打折或灼伤风险

A32-2.jpg

智能艾灸机器人的技术破局

智美康民智能艾灸机器人作为全国首个艾灸机器人品牌,将传统艾灸与机械臂控制、大数据分析结合,推出的“太可艾”系列理疗健康产品,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实现传统艾灸困难破局:

● 仿生机械臂+AI视觉定位:太可艾智能机器人采用六轴协作机械臂模拟人手悬灸动作,完美复刻传统灸法,配合3D体感摄像头实现人体穴位精准定位,减少人为误差

● 恒温控制技术:结合红外传感器对人体灸面进行实时温度检测,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自如操作被灸距离,以调节温度变化,保持恒定温度下的疗效一致性

● 可量化的技术参数:从开机、点火、施灸,最后完成数据检测和统计,机器人完成整个过程的标准时间可控制在28分钟内,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,针对性延长单个穴位施灸的时长,有效提高门店的服务效率


智美康民通过将中医经络理论与微电子技术、材料科学深度融合,不仅破解了传统疗法的时空困局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传承"未病先防"的中医理念,让智能艾灸机器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真正落地生根。


智美康民艾灸机器人期待与你携手共赢

申请代理合作

133 1898 4435

免费申请

首页

返回顶部

合作申请

我们提供免费机器人试用,如果您想体验智美康民艾灸机器人,请填写以下信息,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您也可以致电133 1898 4435联系客服申请样机。

联系信息

留言内容